Wednesday, December 24, 2008

您像聰明人麼?

本月開始每星期作牧師的助教。
12月16日晚上,前往上第二課的途中……
牧師:今晚上課的地點改了…
助教:為何?
牧師:因為那兒的天花板倒塌了。
助教:何時發生?
牧師:剛剛今天下午……幸然不是發生在我們上課的時候。
助教:有沒有人受傷?
牧師:沒有。(感恩啊!)
不錯,若果那晚同學們在上課的時候,天花板突然倒塌的話,必定有人受傷。雖然這好像是小事一樁,心裡實在感謝神的保守,以及神在突變中的「救恩」。
不期然想起,什麼能夠使房子不倒塌?耶穌說過聰明人的房子,受風吹雨打水沖後仍不倒塌,因為它的根基蓋在磐石上。人在地上苦苦經營的,經金融海嘯吹襲下,可以全軍覆沒。那麼,什麼能夠使房子不倒塌?由聰明人蓋。怎樣才稱得上是「聰明人」?我們生命的根基究竟建立在那兒之上?上課地點改變為小事,但到了世界盡頭您要去(或原本想去)的地方改變了為大件事。耶穌說聰明人是那些聽見又遵行衪的話的人。至於建立在那兒,留待您自己想想吧,聰明人!

「所以,凡聽見我這些話又遵行的,就像聰明的人,把自己的房子蓋在磐石上。雨淋、水沖、風吹,搖撼那房子,房子卻不倒塌,因為建基在磐石上。」~太7:24-25(新譯本)

Monday, December 8, 2008

S, M and XL

爸媽在尋覓保暖衣…
媽:「好抵!買三件都是$…,還有兩隻顏色。爸爸,你喜歡V領還是圓領?」

爸:「唔…,我要V領。」
媽:「但是要選夠三件才是這價錢。囡,不如你都選一件,剛剛好我們每人一件嘛!」
囡:「讓我先看看質料舒不舒服……蠻不錯。」
媽在替爸爸量度一下後:「爸爸,你都是要XL才穿得下。喜歡那隻顏色?」
爸:「白色。」
媽也替自己量度一下:「囡,你話我穿M還是L好?」
售貨員打斷:「靚姐,你穿M便好了。」
媽媽發揮了她的謹慎本色,M和L各取一件,又比拼一下。
媽:「好吧,我看買M好了。囡,你要那種領?」
囡:「我要V領,S應該合用。」有樣學樣,取一件S量度一下,滿意自己的眼光。
於是,取了S、M和XL三件保暖衣。媽:「俾錢啦!」
爸:「真搞笑,弄了那麼久,三個人三個Sizes。」
囡:「唏,我才不想跟你同一個Size。」
爸爸大笑:「哈哈哈哈…真搞笑,三個人三個Sizes。哈哈哈哈…」
是誰在搞笑?

多了兩個家人?

久違了,好友們。小孩真是非常可愛,自己愈來愈愛小孩。
11月中的某下午,一群小孩拿著畫冊,興致勃勃地向我展示他們的作品。
女孩:「你看我畫的蛋糕美不美?」
看著色彩繽紛蛋糕的我,真心地讚賞:「嘩!真的很美。可不可以讓我看看你其他的畫?」
女孩急不及待地翻往前一頁,有一隻大象。我繼續跟她閒聊,然後她遂一將她的畫展示給我欣賞。
其他的孩子見我看得開心,他們都嚷著要我欣賞他們的大作:鱷魚、兔子、蘋果派、古堡、花園等等……。
男孩們跟女孩們各有自己的畫風,他們互相直接「評論」對方的畫。
某位女孩向我展示她畫的古堡,古堡真的很宏大,古堡的外圍種了不同的植物。
當我看見畫中有三個人,心裡已經預設那必定是女孩自己和她的家人。
不過,我還是問她:「你畫的這三個人是誰?」
女孩回答得挺自然,指著畫中的女孩:「這個當然是姐姐你囉!」
我驚訝:「那麼旁邊的那人是誰?」
女孩:「他是你的老公〔丈夫〕。」
我懷疑自己的聽覺,禁不住問:「那…那人是誰?」
女孩望著我指著的畫中人:「他?當然是你的老公。」她繼續解畫:「而這個是你們的孩子呀!」那是畫中的第三個人。
我不禁笑了,告訴女孩:「老公?姐姐還未有老公哋。」
女孩認真地糾正:「不,這是姐姐〔我的名字〕,那就是你的老公,而這一個是你們的孩子。」
我看她一臉的認真,只管以笑臉回應她的「好意」。

雖然,女孩的畫仍是一幅畫。對於突然多了兩個家人,我莞爾而思:「……若那是從神而來的祝福,那有多麼的好!」
看!因著那位女孩,我好像多了兩個家人……小孩是不是真的很可愛?

Sunday, August 31, 2008

安息

在講求效率和成果的社會裡,即使有24小時總有作不完的工作。許久以前,教會的講壇傳來有關「安息」的消息時,少不免感到安息是遙不可及的、是現實中沒法兌現的。今年的夏天既充實,亦有不少高牆要跨過,今天還有為小羊兒舉辦暑期最後的一項活動。昨天再重溫有關「安息」的經文,卻有不同的領受。或許,我跟昔日的以色列人一般見識,認為「安息」就是「要享受」、「不工作」,體貼肉體與私慾,不願努力,只要享受或休息。所以,經文裡的那些以色列人有否進入了真正的安息麼?從創世以來,神作工六天,到了第七日才歇了祂一切的工。這意味著神還沒有做完一切工作以前,祂絕對不安息。我不否定神是賜福的神,不過在祈求神給予人福氣、錢財、工作、道路順利、子孫萬代興隆的時候,神要我們做的事情我們究竟有沒有完成?相信神的應許,好像約書亞相信神向他及他的先祖應許流奶與蜜之地時,約書亞不是蹺起二郎腿什麼也不作。當約書亞知道敵人是魁梧,他的信心來自相信耶和華與他們同在,而他進入迦南後仍需要與迦南各族爭戰的。故此,信心並不是廢除責任的。信心是依靠神和仰望神般行我們當行的事,做我們當做的事。「竭力作工」與「信心」並非對立的。
在繁忙的事奉中,面對各樣人際關係中,「安息」並非遙不可及的。首要的是我們是做了神要我們做的工作以後,才享受那真正的安息:我們就可以享受神正的同在,神與我們同在。求願我們跟隨主的人,敏銳神的旨意和引領,作個照著神的時間表行事的人,才能夠享受神的安息。換言之,當我們與主同一步伐時,那麼神的安息就有我們的份了。因為神什麼時候在跑,我們就跟著跑,祂什麼時候休息,我們就得以進入祂的安息。

「因為那進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神歇了他的工一樣。
所以,我們務必竭力進入那安息…」~來4:10-11~

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
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雅各的神是我們的避難所!」~詩46:10-11~

Wednesday, August 20, 2008

專心

2008年7月的某天,在求告神的拯救、神的醫治和神的憐憫,我的心是否被許多的事奉、許多的人物和環繞他們的事所侵佔了?「專心」是我今天和未來需要努力學習的。專心,易懂難行的。專心的禱告,專注地在禱告中倚靠神,祈求神先使我專心敬畏祂!先專心!專心地敬畏神。

「耶和華啊,求你將祢的道指教我;我要照祢的真理行;求祢使我專心敬畏祢的名!」~詩86:11~

Tuesday, August 19, 2008

詩篇143

2008年6月尾的某天靈修,默想的經文是詩篇143。當作者被仇敵追逼時、被打倒時,他的心靈雖然痛苦,卻回想神昔日的一切作為。這樣的回想讓詩篇的作者產生一種非常渴想神的心。他老早認定自己在神面前非一位義人,只是個僕人。在逼迫中,他不只是向神求拯救,更重要的是他求神指引他來遵行神的心意。一個在極度困苦的人,彷彿掉進一個漆黑的深洞,他向神所舉的手必然是伸得很直、很遠。在承認人的不能的時候,我們更需要仰望和倚靠神。「回想神的作為」帶來對神的信心與渴想只能夠算是信仰歷程的「一點」,不足成為「一線」;最不能忽略的是「遵行神的心意」,即使我們活在困苦中,那才能前進成為信仰歷程的「一線」。但願我們在困難或痛苦中,不忘神昔日的恩,仍然排除萬難地遵行神的心意。

求祢指教我遵行祢的旨意,因祢是我的神。祢的靈本為善;求祢引我到平坦之地。」~詩143:10~

Saturday, May 17, 2008

反轉Hide and Seek

Do not seek in wrong priority toward an ungodly direction and hide from God who is the truth and the hope.

先求神的國和義

不止一次有弟兄姊妹談及有關「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的課題,下一句是什麼?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你們」就是那些不去憂慮,不憂慮吃喝穿什麼,並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的人們。在大家的討論中,不難發現某些人心底裡對這應許存疑,懷疑神會否真的要將他向神祈求的都加給他。即使忘記這句經文主要是談論憂慮,問和答的人都知道這兩項事實:我們知道神必定垂聽我們的禱告,只是應允與否在於神,因神有至高「話事權」;我們也知道在神沒有難成的事,不過祂願不願意成就又是另一回事。縱然知道,無期的等待確實令人心裡難受得很
說真的,有誰未嘗試為一件事禱告了許久、許久和許久也看不見神的應允?有誰未嘗試憑信心倚靠神,一心一意事奉主,生命裡總有些遺憾?面對「禱告事項未蒙應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應。最近,看見某些弟兄姊妹的反應,我感到他們的無奈、懊惱、沮喪、情緒低落和憤怒,他們的掙扎如掉在泥濘中,翻左翻右也不討好。最要命的是從泥濘中起不來。真實的痛,解不開信仰奧秘的痛。我已到了不問為什麼的境界,仍能夠體會這一種痛


當我思想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突然醒悟到,那句經文的下半節不是拿來與神交換條件。我發現正在懊惱和沮喪的人心裡問了一條無效的問題,他們問:「我們已經為神作了這些、這些和那些(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為何神還未將這些東西加給我們(或應允我們的禱告)?」此問題的無效性,愚見如下:

(1)我們所謂為神作的那些事,乏善可陳,算不得什麼。若你在每年母親節為自己的母親作了許多令她開心的事,其實算不得什麼。因為你的母親為你所付出的、所犧牲的和所受屈的一切都勝過你為她作的一切。同樣地,神為我們所付出的、所犧牲的和所受屈的一切都勝過我們為祂所作的。拿出來說,只會讓人譏笑。何況我們常常自己標籤某些事情為「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而忽略神未必如此認同。
(2)尊重和順服神本是人類的本份。所以,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是我們應作的本份,不是拿來與神交換條件,不是跟神討價還價的籌碼,更不是向神證明自己的義。
(3)我們是神的兒女,是神大家庭裡的一份子,我們不是理應關心和渴求家的事?神的家豐盛,就是我們的豐盛。
(4)經文的「這些東西」是什麼?「這些東西」不一定等同我們心中想要的東西,而且我們想要的東西未必是最好的,也未必是我們最需要的。「最需要的東西」指沒有了它會死的!你得不到那東西會否導致你失去生命麼?「這些東西」或許是非常重要,可能神認為未是時候給你。
(5)我沒有仔細地查考原文和書本,個人領受這句經文的意思大約是「你們只要憑信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不用憂慮,神就會加給你們真正需要的東西」。耶穌講這句話是指出這事實,指示願意遵從的人當行的路,就自然會有那樣的結果。可是,耶穌的這句話沒有直接提及禱告,未有意向討論禱告應允與否的問題。(或許有人認為,「禱告」是這句經文的延伸應用吧。)耶穌不是叫我們不去尋求自己希望的東西,祂是教導我們正確的優先次序。勿忘「」的重要性。耶穌想教導的是,懂了正確優先次序,又有神「包底」,我們就不會憂慮。擁有信心地先尋求神的國與義的人,自然的結果是不會憂慮,這些人就會深深相信和經驗下半句。所以,那無效的問題扭曲了經文的原意,而且與邏輯不合。

話說回來,憂慮、懊惱和沮喪使我們問那無效的問題,然後那無效的問題誤導我們進入unintended area,於是產生對神的懷疑與憤怒,不自覺地鑽入了一個死胡同。所以,「未加給我們的東西」(簡稱未加的)一方面彰顯凡事都有定時,而神是掌管時間與萬物的主;另一方面,若未加的演變成我們生命中比神更重要的東西的話,這僭越提醒我們是時候重整自己生命的優先次序,在神面前悔改,以及建立謙卑的心。我再次強調,無期的等待確實令人心裡難受得很,我自己身同感受。不過,以上的愚見及分享希望幫助大家至少踏出那個死胡同,重新仰望神。與神敵對的,最常用的技倆是曲解神的話語及引導我們專注在未加的,以致我們接近絕望、遠離賜盼望的神。好友們,別上當呀!

「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6:33~

Thursday, May 8, 2008

培靈會後感

2006年夏天,在加拿大參加麥牧師給教牧同工的講座。2008年春天,想不到我可以參加麥牧師在香港主講的培靈會。他所說的七種喜樂,最令我深刻是「捨己的喜樂」和「捨命的喜樂」。原來捨己可以帶來喜樂。當我默想腓立比書2:2-5的經文時,表面看來捨己是要捨棄、丟掉或失去一些東西。但是,為主捨己使整個信仰群體得到更多,大家朝向心思意念一致更穩固。麥牧師簡單的一句:「要放下自己」,正是我此刻最需要實踐的。此外,他論到捨命的喜樂:「教會不興旺,就是弟兄姊妹缺乏捨命的心志!」使徒保羅願意將他的性命豁出去,為主所捨,也是喜樂。那刻,腦海突然出現了帖前2:8的經文:「我們既是這樣愛你們,不但願意將神的福音給你們,連自己的性命也願意給你們,因你們是我們所疼愛的。」這句經文自神學院第一年的「屬靈操練營」已經深印我心了。願意將福音傳給人並有喜樂,不少信徒都做到;連自己的性命願意給弟兄姊妹並滿有喜樂,實實在在是令人動容的榜樣。在面對事奉上的困難,麥牧師透過耶穌復活一事提醒了我:「那位創造整個宇宙的神,叫不可能成為可能!」

「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腓2:4-5~

Tuesday, April 29, 2008

五月的前夕

量入為出的確是財政的金科玉律,但是也有不管用的時候。在物價上漲百物騰貴的景況,解決一日三餐及購買日用品時,我都會比以前更節儉,而且最近我正處於財政緊絀的狀況。當涉及愛心和友情時,我寧願省自己的也不想省別人的。在預備同工和學姊的生日禮物、請前輩傳道人吃飯、同學們結婚的賀金、探訪禮物、送上n年前拍的照片等等,心中單純地希望送上祝福,沒有多想別的。原來沒有計算的付出可以是如此喜樂和愉快。所以,量入為出在那些情況是不管用的。不過,月結單還是悄悄地送到家裡來……。神的作為真奇妙,意想不到的「禮物」不斷飄至。神學院前輩電話中的鼓勵、前度實習教會堂慶晚宴的邀請、遇上久未接觸的同學弟兄姊妹、遇上較相宜診療費的醫生、從德國來的分享信、來自日本的禮物、免費的水果、小朋友可愛的笑臉等等,開始體會到這些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禮物」全是來自神。神就是愛。這一切使我對「豐足」有了更深切的體會喔!

香港的五月快要來臨,我的鼻子最近總是癢癢的,常常打噴嚏,若喝水不足,喉嚨會有點不舒服,我的身體告訴我這是可怕的月分。因為回港的第一個五月,我發了高燒。第二年的五月,沒有發燒卻病倒了,連聖樂會所練習的詩歌也不能盡情地歌唱。第三年的五月,再次發燒。所以,香港的五月是一個難跨的關口。五月,要預備管委會的報告、導師退修會、孩童的生日會、合班信息、籌備暑期聖經班、籌備暑期營、聖地課程,還有一個又急又大的project:教會的擴堂裝修工程!舉目看著灰色的天空,問它是否要下雨?主啊,求祢憐憫我的不足和有限,讓我靠著祢的恩典,可以健健康康地渡過五月——這難跨的關口,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你們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祂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因祂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林後8:9~

Saturday, April 19, 2008

浣熊與黑雨

浣熊與黑雨,你們不要再留戀吧!請你們快快消失吧!雨水或許對農作物有好處,但是太多會有反效果。家裡的乾布快用完了,看見滲進來的雨水,我好想大喊:浣熊與黑雨很過份,你們快消失吧!

「神啊,求祢救我!因為眾水要淹沒我。」~詩69:1~

致暱名是浣熊或黑雨的朋友:請不要對號入座,我不是叫你消失啊。J

數字與身體

最近去了一趟牙檢,發現了兩件事:第一、當數字運用在其他東西上是很平常的,但運用在身體上便變成猜測、緊張和恐怖的感覺。當牙醫在最後階段檢查時,他邊看邊向助手唸出一連串的數字,聽在我耳中只有猜測、緊張和恐怖的感覺,難怪不少長輩曾說他們害怕知道驗身報告的數字。第二、病人本應多知道和了解有關自己的身體狀況,加上「知情權」愈來愈受重視,我以為知道愈多便愈安心,怎知這次我寧願聽不到牙醫所唸出來的數字。就在牙醫繼續唸數字的時候,我就在心裡背誦上帝的情書(聖經),果然就不緊張。這經歷讓我體會到病人那種「想知又不想知」的矛盾心情。最後,我的牙齒還健康,可以放心大吃一頓喔!

Monday, April 14, 2008

天空

喜歡看天空,不論是白天的、黑夜的、無雲的或有雲的天空,不論是在街上、在車上、在飛機上或在草地上,我都愛看。
有齣非常著名的日劇,男主角在失意時說:「天空裡有很多的星星,除了閃閃發亮的星星之外,還有黑暗的部份。為了使星星閃亮而存在的黑暗,我就是那黑暗吧!」我曾經在某時期,如這位男主角般地認為自己只是一片黑暗的天空,為了要襯托星星而存在。此想法和感受教我漸漸地把自己隱藏。後來,在神的憐憫下走出了這桎梏,也是神的愛叫我進入光明。不錯,我絕不是一顆閃爍的星星,但是生命中的大大小小突破讓我驚訝和讚嘆神的大能。要不是祂出現,我一定還在沉睡,絕望的以為我只是片黑夜。一直以來都是主對我不離不棄,只有我是個笨蛋,才會對祂若即若離吧!在光明中,原來可以如斯快樂、如斯積極及如斯meaningful!
我仍愛看天空,卻已經不再認同自己是黑夜,天空令我想起祂。

「神就是光,在祂毫無黑暗。」~約壹1:5~


註:右上角的照片是我拍的,主角是以色列的天空。

Tuesday, April 8, 2008

單單只為主

在上兩個星期預備講章時,內心充滿掙扎,因為在檢視自己生命的素質時發現有不少雜質,說得白一點,發現了自己的自私,捨不得放手讓神掌管和帶領。但是我非常感恩,透過這樣的預備、檢視和宣講,才真真正正地學習給神來除去心中的自私,存對神敬重和畏懼的心地過每天。曾經分享過夢想有不同的層次,我的某些夢想是很簡單,直到如今仍未實現,表面上自己認為「在神沒有難成的事」,但是環境給我的答案是兩個字:「渺茫」。究竟我要努力製造改變,還是在禱告中等待?當然我想起不少聖經人物的例子:亞伯拉罕、挪亞、摩西、哈拿、大衛、以斯帖、童女馬利亞、迦百農的百夫長、患血漏的女人等等,在迷惘中,看見某人的部落格寫了兩行字:

夢想,若與神連結,就是雅各的天梯,帶著神的應許與同在。
夢想,若不與神連結,就是巴別塔,帶著驕傲和血氣的衝動。


借用「單單只為祢」的歌詞(小小改動):
今天我選擇跟隨主,潔淨我,做聖潔的器皿
面對困難,也不氣餒,因賞賜是祢,收取也是祢。
今天我選擇跟隨主,只願祢榮耀充滿這地;
祢行大事,不可測度,每個夢想單單只為祢。

Saturday, March 22, 2008

復活節

每周我都會前往K幼兒學校教導聖經故事及隔周負責老師團契。雖然K幼兒學校停課,老師和職員仍舊上班。在上星期五的老師團契中,有一位老師在領詩時分享她對停課的感受,有部分剛好說中我的感受,就是最感到可惜的是兒童失去一個聆聽復活節信息的機會。其實,當我知道要停課兩周時,便預料到會影響K幼兒學校一早安排了的復活節活動。雖然有姊妹安慰我:「不打緊,以後還有機會嘛。」可是,我想下年的K3兒童已經升上小一,他們未必就讀基督教學校或返教會。此事讓我體會到,能夠跟小朋友分享復活節信息是個恩典,要好好把握和珍惜。我們通常都看重耶穌誕生的日子(聖誕節)勝過耶穌復活的日子(復活節)。若耶穌沒有復活,我們仍害怕死亡的權勢;若耶穌沒有復活,我們只能聯想十架的痛苦;若耶穌沒有復活,上帝的應許便落空;若耶穌沒有復活,我們怎會有永生的盼望?若耶穌沒有復活,我們會否全然靠衪得勝?耶穌的誕生我們固然歡欣快樂,衪的復活更配受極大的讚美和尊榮,我們理應更興奮、更感動。
在復活節的來臨,您會想起什麼?彩蛋、兔子、百合花?休息、放假、玩樂、家庭/朋友聚會?還是十字架、空墳墓、釘痕的手?或者混合以上項目?不論您在復活節期間有什麼活動(註:我沒有否定大家安排好的活動之意思,只想您藉此節日在主面前默想並與人分享),我誠意邀請您與人分享耶穌復活對您的意義,機會不會等待您的。
最後,我希望在此祝大家復活節快樂,並跟大家分享一段復活節的禱文:

哈利路亞,基督已經復活真的復活了
耶穌是首先的,也是末後的。
曾活在人類之中,曾受死,現在卻永永遠遠地活著,並且拿著死亡和陰間的鑰匙。
耶穌已驅除我們心中一切疑惑與懼怕。
讓我們全心全意地信靠衪。
主耶穌基督之名禱告,阿們!

Thursday, March 20, 2008

夢想

好友,您有什麼夢想?
小時候,我幻想自己能夠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飛翔。長大後,雖然飛機可以載著我上天空,卻是航空公司決定飛往哪兒。我還是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學會駕駛小型飛機,自由自在地翱翔天際間,那會是多麼的好。當然,每個人在人生裡會有大大小小不同層次的夢想。可是,拿別人的夢想來開玩笑是多麼殘忍的事情。他本來個性單純,心地善良,做事認真。人家(加害者)竟然利用他的夢想來整他,假扮給他一個達成夢想的機會,卻用諸般的方法來難為他(例如開出不合理的條件……),並且假裝若拒絕的話,加害者會非常忿怒和不滿,教他好生為難和尷尬。後來,東窗事發,他才知道一切都是開玩笑。看見他被整時的掙扎和擔心,心裡竟然好心疼。內心的聲音不斷說:「夠了,夠了。你們不要整他,放過他吧!」後來,加害者問他:「覺得委屈麼?」他說沒有,但是我看到他帶有淚光的眼神更加心疼。朋友之間彼此開玩笑,可以是一件樂事、增加情趣的事,但開玩笑應該有底線。拿別人的夢想來開玩笑是非常過份!!心疼的程度有如自己的夢想給人整一樣:別人告訴我訂好飛機、訓練課程及一切達成駕駛小型飛機的準備,連一切支出油費都有人為我付清,卻要求我完成一個不合理的條件;然後朋友慫恿我接受,我認真地考慮是否接受時,那人才告訴我一切都是偽裝的、跟我開玩笑的。他們的玩笑弄得他非常為難、尷尬和失望。真的好過份啊!總言之,不應該拿別人的夢想來開玩笑,要尊重每個人的夢想(犯法的、傷害人的或變態的便不用尊重)。
我衷心禱願他能夢想成真。主給你給我夢想,希望好友們有達成夢想的勇氣和毅力!大家加油啊!

Saturday, March 15, 2008

15英尺

2008年3月15日,對我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沒有事前計劃,卻不知不覺地作了件很傻很傻的事。在等待的期間,心裡問自己許多遍許多遍為何我會在那兒。明明知道約有15英尺的空間,明明知道這是好低能,卻「情不自禁」。不過,我會珍惜和懷念這奢侈的時光,好好珍惜這約15英尺的空間,因為我想以後都不會再有同樣的機會。至於那件是什麼傻事?不好意思,我不打算告訴大家。今次破例,不求大家去明白,只希望在部落格記念今天及其記號:2008年3月15日及15英尺。

「萬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傳3:1~(新譯本)

Monday, March 10, 2008

外帶的甜品

週末的黃昏,姊妹們約好一起BBQ,順度慶祝兩位三月壽星:D姊妹和J小弟弟(這是他的第一個「生日會」,因為他快要1歲)。那兒真是美好,無敵海景、清爽的空氣、樹木林立,寧靜的環境……卻發現食物不夠。所以,她們立即聯絡還在市區的夫婦(J小弟弟的父母),臨時落單買這些買那些。後來,J小弟弟一家連同豐富的燒烤食物和飲料到步,一切又回復美好。正當大家愉快地談天說地,吃喝開玩笑的時候,突然某人想燒棉花糖才發現沒有買到棉花糖,原來棉花糖已經售罄。大家有點兒失望,但還有不少美味的食物哩!正如D姊妹所言,BBQ是享受那個燒烤過程多過要吃烤過的食物。我見J媽媽要照顧J小弟弟,而且我已經吃下不少,所以儘量燒食物給J媽媽。J爸爸看見附近有一個小型籃球場(絕對非標準面積,其實只得個籃球板),我心裡嘆息著有籃球場卻沒有籃球,J爸爸接著說:我車裡有籃球。聽後我的眼睛發亮,久違的打籃球時刻回來了!自從畢業後都未碰過籃球,教會附近又沒有籃球場(有都未必敢去,萬一被彪形大漢或者那些打開那個場的人趕出場就不太好),每次經過籃球場就非常懷念在神學院打籃球的日子。我趁機在黑夜裡射射籃,嘗試不同的角度距離射籃,非常愉快,好好玩。然後,聽到背後有嬰孩聲音,原來J小弟弟被爸爸抱著看我打籃球。每當球入籃,爸爸教他發聲歡呼。哈哈,竟然有小弟弟為我打氣,我更希望打球打耐一點。可是漸漸無氣……不是我,是籃球無氣。意想不到J爸爸車裡最棒的外帶不是雞翼牛排菜蔬,也不是果汁參蜜檸檬茶,而是那個籃球。沒有棉花糖不打緊,感謝天父透過J爸爸給我這份外帶的「甜品」(我打完籃球心裡會有甜絲絲的感覺)。

「無論做甚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藉著衪感謝父神。」~西3:17~

Tuesday, March 4, 2008

敏感

正想在此延續「明日晴れるかな」的話題,想不到一頓晚餐就弄得我很辛苦。為配合差傳晚會的主題,教會供應尼泊爾晚餐:黑豆湯、咖哩羊、咖哩雞和尼泊爾雜菜。原本品嚐異國食物是一件新鮮和愉快的事,可是當我回到家中開始頭痛和口渴。本以為喝了水和睡一覺之後會沒事,可是第二天頭痛更劇烈(跟感冒的頭痛不同),全身無力,以及有作嘔的感覺。直到嘔吐出來,便知道自己患上「食物敏感」(Food allergy)。從前我曾吃過下了很重味精的食物,都有這種症狀。我相信自己必定對於該晚尼泊爾食物中的味精和香料敏感,只是沒想到會持續那麼多個小時。上網尋找關於味精敏感,有不少網友都認為醫生也幫不了什麼,也有坊間提議喝可樂。最後,打消了看醫生的念頭,在作悶、頭痛與無力狀況下失去胃口,只喝水和躺下休息。後來頭痛漸漸減少,我便烚了一些西生菜和繼續喝水。這是頭一趟食物敏感的症狀如斯嚴重和持續超過12小時。

雖然今天已經沒事,並要出外吃飯,還是選了一間強調沒有味精的小食館。那碗鮮魚片泡飯真的很美味,魚湯是用一條條魚來淆,沒加味精,吃後全身溫暖。可不可算是因禍得福?現在香港餐廳的例湯通常放了味精,經過這一役,恐怕我不會再喝例湯了。好友,下次約我吃飯,首選住家飯,其次就是沒有味精及衛生的菜館。

Tuesday, February 26, 2008

明日晴れるかな

最近迷上了桑田佳祐寫的一首歌《明日晴れるかな》,因為每當聽後都有一種想無悔地活下去的感覺。喜歡歌曲的尾段加入孩童們唱出那句「明日晴れるかな」,好可愛,也給人充滿盼望的感覺。




在嘗試尋找較好的中文歌詞翻譯時,發現要細味【求婚大作戰】故事才能夠貼切(有些句子或許意譯比直譯更理想),所以自己花了小小時間將前人的翻譯修改成以下的版本(註一)。

明天會放晴吧
即使流下熱淚深情地呼喚 閃耀的日子不知於何處消失?
即使對明天的路感到徬徨 這一切也是回不到從前
側耳仔細耹聽心的聲音  想要對我說些什麼吧?
此刻在這髒亂街道的角落 想起那時的天空
上天賜予的孤獨和困難  想哭時就哭吧
這就是命運麽 要就此放棄麽?
季節的運轉 有如魔法

Oh, baby. No, maybe. 沒有愛也就沒有情?
只是徒為了這世事而嘆息
Oh, baby. You’re maybe. 沒有哀傷就沒有快樂
幸福的感覺 緊緊擁抱 One more time.

為了往昔的自己 現在回憶起來也是美好的
從遙遠的過去到未見的未來 至少還有未實現的夢想吧
誰打開了奇蹟的門? 再一次微笑吧 
不知你發現了麼? 那鑰匙已在你手中
Why Baby? Oh tell me. 沒有愛也就沒有恨?
假裝看不見的樣子 是為了保護自己?

Oh baby. You’re maybe. 馬上就要分出勝負了不是麽!!
那種挫敗的感覺 跨越它吧 One more chance.


I talk to myself.
Oh, baby. No, maybe. 沒有愛也就沒有情?
輕輕地嘆息 只留下悔恨!!
Oh baby. Smile, baby. 這生命轉瞬即逝
每個人都在心中輕聲說著
(孩童:)明天會放晴吧……
在那遙遠的天空下


「求祢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90:12~

註一:嗚謝http://http://chishima.yculblog.com/post.1902507.html的網主。

Friday, February 15, 2008

轉化我國家

原本不屑在這裡提及,但是每天的報攤、便利店、公車及餐廳裡都大肆地報導「藝人不雅照片」事件時,心裡很不好受。一方面覺得消費者和商人很膚淺,另一方面傳媒愈來愈失去使命感(指真正關懷社會需要)和沒有責任感。為何報紙和雜誌強迫大眾去看這些照片?不是每一個人都想看,卻每個封面或頭條皆有「**希」的字樣和打滿格仔的色情照片。為何傳媒將一些對公眾沒有太多建樹的事件無限放大地報導?銷路和市場價值是否可以理直氣壯地埋沒人的良知、道德和使命。令人生厭!為何我們的視野是如斯淺窄?作為消費者,我更覺得無奈(我連一本雜誌也沒翻開過,也沒有看報紙的娛樂版)。感覺連報紙都降格地以色情照片作招徠。感覺有如一位本身已經苗條的女士,卻被迫平均每5分鐘觀看一個纖體瘦身的廣告(若是女性娛樂雜誌的平面廣告,可用秒來計算),看到可以從尾背誦出來。那是渲染和扭曲了正確的「身體觀」。令人生厭!

正當香港發生著那麼討厭的事情,
我想起那三年未見過家人的民工同胞因雪災趕不上火車而淌下的淚水。

正當香港發生著那麼討厭的事情,
我心裡只記掛著待產的姊妹和她肚裡的BB,也為著剛剛父親離世的弟兄禱告。

正當香港發生著那麼討厭的事情,
我想起主禱文中的一句:「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 (特別是弟兄!)

正當香港發生著那麼討厭的事情,我想起了最近聽到的一首歌:轉化我國家!

白天和黑夜 主我呼求祢
我們抓住祢應許要醫治這地
我們屈膝尋求祢面
轉離我們的惡行
祢就垂聽回應我們禱告

轉化我國家 醫治這地
彰顯你榮耀當我高舉祢名
轉化我國家 醫治這地
再一次降下祢復興在這地

Sunday, February 10, 2008

情信

無意中看了一集台灣電視劇,故事說到一位女生一直以來都愛著一位男生,她在外國讀書的時候從不間斷地寫信給那位男生,但是男生從來沒有回信。他知道自己的字很醜、中文很差,最關鍵的是他不懂怎樣表達自己。女生不知道男生是否喜歡她,她仍繼續寫信給男生直至她回了台灣。不過,中間發生了一些對女生打擊很大的事,她又一次決定離開台灣,並寫了一封「最後的信」給男生。男生閱過這封最後的信後,傷心欲絕,從不下一滴淚的大男生哭得像個淚人。朋友在安慰他時發現男生的一個小秘密,然後說服他要立即向女生說出他的小秘密。男生趕前來,女生看見男生,心中暗喜,但他手上的盒子是否告別禮物?終於,男生鼓起勇氣向她說明,他手上的盒子盛著女生寄給他的每一封信,包括那「最後的信」,共有五百七十四封信。女生既訝異又感動,原來男生都珍而重之地儲存起來,不過……男生急著想女生留下,於是告訴她那個小秘密:就是他能夠背誦女生寫給他的每一封信!當然,這是如此難以置信。女生隨意抽出編號二百的信,男生立即說:你寫給我的第二百封信,美國剛剛下了一場大雪……。男生一字不漏地背誦出來。女生驚訝地邊讀邊聽,再抽出另一封編號五百的信,男生從頭至尾背誦出來。無論是那一封,男生都能夠從容不迫地背誦出來。女生感動萬分,終於明白男生對她的愛意是何等的深。男生說:「或許,我將背誦妳寫給我的信當作是愛妳的方式」。最後,倆人深情相擁。

我竟然聯想出一個類比。大家不用同意或以邏輯來分析它,只是我奇奇怪怪的腦袋突然想出來,以下是個人的內心對話。若然將愛我的神所寫下的話看成衪給我的情信,那麼我能夠把這些情信背誦出來?共有六十六封啊!那又怎麼樣?真愛不是能超越障礙的力量麼?那只不過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不用那麼認真吧。神的愛是何等真實、何等長闊高深,並非虛構的。那麼我對神的愛又是否假裝的?好吧,既然神的情信曾經如此說:「我將祢的話藏在心裏,免得我得罪祢。」而且神也告訴我:「凡遵守主道的,愛神的心在他裏面實在是完全的」。不能記得牢、不能背誦的,又怎能確實地遵守?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背誦需要喜愛的心、晝夜思想,以及無比的毅力。

在2008年完結前,我希望可以背誦到最少兩卷書信(平日真的很忙,不想訂下不切實際的目標)。成功率高便可以成為背誦其餘書信的好開始。好友,你願意將背誦神寫給你的信成為愛衪的方式麼?加入這行列吧。也請大家為我能實行這愛的方式而禱告。

Thursday, February 7, 2008

過去、現在、未來




失去的,永遠不會比你手上現在握住的多。」~~Sir Winston Churchill 邱吉爾(1874-1965)~~
邱吉爾也曾那般說……


我們若一直為過去而在現在糾纏不清,我們可能就會去失未來。我們應該讓過去的事過去,才能迎向未來。
雖有點土氣,仍趁今天是年初一,祝 大家新春能夠對過去放手,勇敢和真誠地把握現在、迎向未來


長大

不知是否人長大後,便會面對愈來愈多的生與死。

關於死:星期天,我參加了一位管委的母親的追思禮拜,最教家人傷心的是,死者入醫院得很突然,離世也是很突然。離世前,死者沒有留下最後一句叮囑或一句說話。當牧師提及這個事實的時候,我看了管委一眼,她的淚水和悲傷的眼神教我心酸。我的祖母在兩年前的一月回到天家。那時,她也沒有留下最後一句叮囑或一句說話便離我們而去。所以,管委的心情我是深刻體會到。

至於生:教會的嬰兒愈來愈多,並且非常可愛。大家還記得在守歲祈禱會中與我擁抱的那位姊妹麼?她的嬰兒應該會在這幾天內出生,我開始緊張(真是個笨蛋!幹麻,又不是自己要生BB),總之我是非常期待。相信教會裡有非常多非常多的弟兄姊姊會疼愛她的嬰孩。

剛剛聽了一番從心底裡認同的說話,就是:


長大了,就會有愈來愈多的沒有
有愈來愈多沒有可能辦到的事。
長大後,也有愈來愈多沒有辦法回應的話;
長大後,有愈來愈多沒有人照顧的時候;
長大後,有愈來愈多沒有理由的愛情挫折。
長大後,真的有好多的沒有
但是讓人長大的,也是這些沒有


不錯,祖母的離去雖然教我不捨和傷心,卻讓我長大了。或許,我會再加多一句:「人長大後,開始明白得到有時、失去有時;讓我懂得凡事都可以用另一個角度去看,也是這些沒有。」不論是管委的母親,還是我的祖母,她們不是沒有留下最後一句說話,而是她們要說的話已經說完了。

「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傳3:2~

Tuesday, February 5, 2008

失序症候群

最近都患上一種「疲憊後高床軟枕幫不了的失序症候群」,簡稱「失眠」。上帝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這是一天。很可惜,到了這一刻,我仍因這症候群而禁不住起來寫部落格。忽發奇想,為何我的身體不能順著上帝所創造的原意,按日和夜地作息?為何我的身體彷彿要跟時間對著幹?身體與思想已經疲憊極,仍然睡不著。真羨慕那些隨時隨地可以睡得著的人!即使我起初能夠入睡,每晚都會半夜醒來,醒來後便很難再入睡了。現在只好做一些醫生曾教我的Relaxation Exercises,再加上我最近的好朋友:暖水袋,希望在天還未亮前可以進入睡眠。

Monday, January 21, 2008

守歲祈禱會2007

趁農曆年新來臨之前,要快快分享那2007年12月31晚的事。那是我第二次在香港教會內參加類似年終感恩晚會的聚會。今趙教會稱它為「守歲祈禱會」,所以在網上尋找何謂守歲的資料: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當長輩分過壓歲錢後,一家人圍坐爐邊,歡談達旦,謂之「守歲」。民間認為守歲具有為父母祈壽的效用,這是孝道的表現。守歲到午夜十二時後,大家放爆竹,迎接新年。現代守歲時,全家歡聚,開懷暢飲,同時還要舉行一系列的娛樂活動,如老人給孩子講故事猜燈謎,大家一起行酒令、打麻將、打撲克、觀看電視節目,夜半時分還要煮餃子迎新年。

教會禮堂台上中央放著一支點燃著的白色大洋燭,代表主耶穌的光。大家在主任牧師鼓勵下,出來取小小洋燭,從白色大洋燭的火點燃自己的小小洋燭,象徵著主的光點燃了自己的光,以及新一年立志為主發光。然後,弟兄姊妹出來述說神在過往的一年,如何在他們生命中所作的事。當每一位見證者說完後,教牧輪流出來為那人祈禱。由於角色的轉變,從前是聆聽別人分享或自己出去台前分享,現在是為弟兄姊妹祈禱,感覺蠻新鮮的。看著聽著他們的分享:多年不信的家人在2007年信主、孫兒在晚上無故起床並逃過被突然倒下的櫃、有病態賭癮的弟弟重新悔改、小組的人數不斷增加、經過弟兄姊妹的禱告而脊骨疼痛完全痊癒、收入不穩的丈夫蒙神的供應和妻子的體諒,還有許多許多感人的分享。


有些從來不敢出來的人也鼓起勇氣見證主,有些平日冷靜的都熱淚盈眶,不論長幼都經歷了主的恩主的愛,這一一的情景,令教會內的氣氛很溫暖。當我為他們感恩祈禱時,內心也是充滿感謝和喜悅。大家倒數後,彼此擁抱和握手祝福(第一次與孕婦擁抱,即是同時跟媽媽與肚裡的BB擁抱,感覺好得意噢!多謝SS姊妹)。然後,播放了一段教會2007年各種美好片段的影片(我們的幹事極速地製作的,辛苦妳啦!)。最後,大家都寫上2008年的「立志卡」。雖然我認識他們的歲月甚短,也感到這是我參加過以來最溫馨、最感人的除夕祈禱會。外面的氣溫即使寒冷,也沒影響到弟兄姊妹之間的熱情。在吃過熱騰騰的愛心雞粥後,大家好像仍捨不得離去。已經1時多,唯有怱怱說「新年蒙福」後,乘上通宵火車回家,因為媽媽正等著我回家呢!

「但願人因耶和華的慈愛和他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稱讚他。願他們以感謝為祭獻給他,歡呼述說他的作為!」~詩107:21-22~

Saturday, January 19, 2008

心靈的暴風

最近不論身體和心靈都好像進入了冬眠的狀態,全身無力,連最喜歡的活動都不感興趣,只想睡覺。這與外面寒冷的氣溫有關麼?我想,不是。自己想躲懶麼?不是。這與媽媽剛剛回了加拿大有關麼?或許是吧。不過,以前她回加時我也沒事的。祖母回天家快到兩週年,跟人分享完心情竟然沒有好轉,反而更壞……與這有關?我不知道。

在睡了又睡的時候,一個接著一個的夢不停地出現,有些夢境很真實,有些夢境很超現實,即使睡醒來比睡前更感疲倦。夢裡的事大部份都很驚險、奇異兼令人恐懼。心裡泛起恐懼有如波濤洶湧,就如門徒在船上遇上暴風一樣。或許,那麼大個人都會為惡夢連連而害怕?說出來會讓人笑掉牙齒。可是,心裡莫名的恐懼是那麼真實,心靈的恐懼正如驚濤駭浪般不斷地打進弱小的心坎裡。還記得上星期,我與小朋友分享的聖經故事,便是耶穌平靜風浪,配合的詩歌是「我知誰掌管前途」。最後的兩節「故我面臨的遭遇,不論大小的難處,我信靠行奇事的神,一切交託主」,我還特意向小朋友講解,要明白我們所相信的主耶穌,是行奇妙事的全能神,我們只要將難題和恐懼交給衪,衪必幫助。想到我和昔日船上的門徒一殷,恐慌、畏懼又顫抖,驚慌到大亂陣腳。怎麼在教導小朋友的時候,信心是那麼堅定,為何現在卻被恐懼淹沒到無力還擊?耶穌對門徒說:「為甚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嗎?」這句話正是對著我說。真可笑!一方面,我深知那偉大的異象(不是夢境,是較早前個人靈修時所得的異象)是從神而來,也深知非靠勢力,非靠才能,乃是靠神的靈方能成事(亞4:6);另一方面,我卻擔憂自己是否夠資格參與此異象?不對,我要負起責任,在教導人之先之後,自己都需要言行一致!而且,承擔使命不是頭一天才知道的事。

耶穌對說:「為甚麼膽怯?還沒有信心嗎?」

不要只喊叫「救命呀?我好驚呀!驚得要命!」,而且若果跳船只會死得更快。我只用配合神的計劃,成就的就是那全能的主。我心中的神是否太小了吧?!神要用我這卑微軟弱的人又怎麼樣,衪的定意是人不可測度。不能再逃避,也不能停留在恐懼的光景中,必定要靠主耶穌走出這困境。耶穌不是在別處,衪與我在那船上,一同面對暴風和駭浪。昔日耶穌能平靜風浪,今日耶穌也能平靜我內心的風浪。

「因為主曾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所以我們可以放膽說:主是幫助我的,我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 從前引導你們、傳神之道給你們的人,你們要想念他們,效法他們的信心,留心看他們為人的結局。

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 ~來13:5-8~

Saturday, January 5, 2008

好好戀愛

好友傳來的一首歌曲,由彭家麗和王祖藍合唱。還記得去年9月29日,在一個160週年的佈道大會中, 首次目睹彭家麗本人向青少年講見證。現在與大家分享這首歌:
《好好戀愛》

曲/詞:陳立怡 編:John Laudon 唱:彭家麗和王祖藍

孩子:我的天父,可否讓我好好地談戀愛?
孩子:不再流淚,不再傷痛,不再聚合又要分開?
孩子:我的天父,我只想要安穩地找個人來愛,
孩子:請讓我知道,那個人在不在?

天父:我的孩子,難道您忘記了我就是愛?
天父:學懂愛我,學懂愛您自己,您就懂好好戀愛。
天父:我的孩子,何不嘗試安靜的慢慢去等待。
天父:您就會知道,那個人在不在。

天父:您是否願意相信,每時每刻都在我手裡,
孩子:願意相信,
合:沒有事情是太早或是太遲。
天父:願意相信,
孩子:愛我的主,我願意相信,萬事萬物都在祢的手裡
天父:我教您順服,我的旨意。
孩子:請教我順服,祢的旨意。